×

美国科技圈兴起“在家上学”,有什么好处 ?

彭于晏 彭于晏 发表于2025-01-16 21:14:39 浏览1 评论0

抢沙发发表评论

科技圈为何突然热衷 “在家上学”?


对我而言,这股热潮着实令人费解。那些聪慧且身处世俗的群体,尤其是科技行业的从业者,如今竟将 “在家上学” 奉为一种彰显高地位的选择。


我本人从幼儿园直至高中毕业,接受的都是家庭教育。这一经历深刻塑造了我的技能体系,就如同童话《长发公主》中的乐佩,在高塔中形成独特的成长轨迹。实话实说,我和我的七个兄弟姐妹,从来都不是邻里间 “酷小孩” 的代表。


在电影《贱女孩》中,林赛・罗韩饰演的角色呈现出两种对 “在家上学” 孩子的刻板印象,而我竟二者兼具。一方面,我是学术怪咖,拼写比赛的常胜将军。我曾两次闯入全国拼字比赛决赛,ESPN 的约翰・马弗尔甚至因为我是 “在家上学的孩子”,且他念不出我的名字,而看好我夺冠的胜算。另一方面,我也曾是宗教狂热分子,坚信 “年轻地球论”。所幸,地球历史足够漫长,足以让大家忘却我高中时创作的西部乡村音乐剧《创造论与进化论:西部故事》。


在电影里,林赛・罗韩饰演的凯蒂・赫伦打破了这类刻板印象。她见多识广、适应良好,选择在家上学主要是因为父母的职业,而非出于某种意识形态。她堪称 “在家上学” 孩子中令人认可的 “独角兽”。


然而如今,情况已然不同。“在家上学” 如今俨然成为高地位的象征。在我孩子这一代,满是像凯蒂・赫伦这样的角色。


但这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?


围绕 “在家上学” 的策略性争论,实际上相互抵消,难分胜负。


支持者认为,学校存在身体、情感乃至性侵害的风险。而反对者则依据统计数据指出,家中其实更为危险,尤其是当孩子与外界接触匮乏时。


支持者强调一对一教育效率更高,布鲁姆提出的 “二西格玛问题” 在这种模式下更易解决。但反对者反驳,当孩子存在学习障碍时,缺乏专业干预可能导致他们在学习上掉队。


支持者举例,像我家七口人,仅靠 2.5 万美元的年收入就支撑起了家庭教育。可反对者又指出,在家上学的孩子往往缺乏充足的社交互动。


总而言之,这些争论难以真正说服任何人,“在家上学” 似乎依旧是一种基于意识形态的选择。


那么,它为何会变得流行起来呢?


我认为,这些科技行业的父母,本质上是一群 “生活黑客”,他们把 “在家上学” 视为一种终极生活技巧,借此与普通人保持距离。


无论宗教信仰如何,这才是他们做出选择的核心动机:不与普通人为伍,不用忍受按部就班的课堂节奏,不与失败者、恶霸和捣蛋鬼打交道,不受制于城市学校的种种局限,甚至最终可以不接受传统高等教育,不从事常规的朝九晚五工作。他们不愿随波逐流,而是渴望构建属于自己的体系。


从历史上看,富人们向来习惯通过 “私人辅导” 或 “欧洲游学” 的方式来教育子女,在特定情境下,这种愿望不难理解。


然而,富人家培养出的孩子,往往并不招人待见。


从外界视角来看,我的家庭教育算是成功的。我 SAT 成绩优异,拥有一份待遇丰厚的工作,也没有沾染毒品等不良嗜好,算是个正常人。


但即便如此,32 岁的我,仍面临着诸多困扰:社交时的尴尬与焦虑;在现实生活中难以建立深厚的友谊;对与他人建立深度联系缺乏耐心,内心时常冒出 “谁需要呢” 的念头;还有一种始终与现实脱节的感觉。


不过,情况还不算太糟糕。我是一个功能健全,但略带傲慢与忧伤的人。


奇怪的是,我认识的大多数聪明的科技从业者,尽管他们表面上无视传统精英主义,却期望自己的孩子通过 “不接触普通人” 来成就非凡。


等等,你怎么能一边想要改变世界,一边却教导孩子从小就轻视大多数人呢?


我有三个孩子,我最担心的就是他们受到各种压力的影响。内心深处总有个声音在说:避开冷漠的老师和消极的同龄人,避免让孩子在公开场合遭遇丢脸的失败。


这个声音不断劝我:“让孩子在家上学,远离普通人,他们只会伤害你的孩子。”


但我养育的是孩子,不是温室里的花朵。在父母的支持下,学校里的一些挫折,恰恰是孩子成长的动力。


当然,通过其他方式也能培养孩子的韧性。我认识一些在家庭教育方面颇为成功的家长,他们努力让孩子融入社区,比如参加俱乐部、团队活动、夏令营以及志愿服务等,同时还能灵活调整教育方式。他们令人钦佩,只是这条路着实艰难。


bananas

访客